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要闻 > 正文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黄石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原作者: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6-05-11

鄂东职教集团,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单位):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黄石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为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请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于11月30日前,将本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结对帮扶方案、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名单、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计划(2015-2018年)报送至市教育局计财审计科。

联 系 人:王芳

联系电话:6358312

市教育局

2015年11月11日

黄石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市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黄发〔2015〕1号),确保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统一部署,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以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提升贫困村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为首要工作任务,建立上下联动、多部门合力推进的教育扶贫机制,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目标任务

从2015年起,把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全面提高贫困村教育发展水平,保障贫困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到2020年,所有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学段的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到2016年,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全面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过上小康生活,让有接受职业教育需求的贫困家庭子女或劳动力都能获得免费职业教育,确保贫困家庭稳步脱贫。全面建立教育结对帮扶机制,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及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三、政策措施

(一)倾斜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

1.优化调整贫困村幼儿园和学校布局规划。以扩大贫困村学前教育覆盖面为目标,根据贫困村的自然环境、适龄人口分布等情况,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支持贫困村都建有一所普惠性幼儿园。以提高贫困村义务教育水平为目标,按照保障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加强贫困村学校布局调整,合理规划设置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保留或设置必要的农村教学点,优先支持贫困村学校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基础教育科、计财科)

2.改善贫困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时,优先安排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到2018年,力争使贫困村学校均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教学和生活设施满足基本需要。优先加强对贫困村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确保贫困村学校全面实现硬件、软件同步提升。加快贫困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贫困村学校高速宽带接入。(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计财科、基建办、信息中心、校安办)

3.加强贫困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鼓励教师到贫困村从教。全面实施贫困地区特级教育岗位计划,扩大贫困县教师职称中高级岗位比例。阳新县贫困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优先支持贫困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加快解决贫困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和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有在贫困村学校任教经历的优先。加大贫困村教师补充力度,解决贫困村教师数量不足问题。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走教等形式,重点解决贫困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缺乏问题。全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贫困村任教。教师培训项目向贫困村重点倾斜,实现贫困村教师(校长)轮训全覆盖。(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教师管理科、师训科、计财科)

(二)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4.学前教育阶段。对符合入园年龄,在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的儿童予以资助,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同时,对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子女,酌情减免保教费。(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学生资助中心)

5.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学生每年1250元。在阳新县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工作,按照每生每天1元的标准,为贫困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膳食补助。(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市学生资助中心)

6.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对建档立卡就读普通高中学生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并逐步实行免收学费政策。(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市学生资助中心)

7.职业教育阶段。对建档立卡就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学生在校期学习期间,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责任单位:鄂东职教集团、大冶市职业技术学校、阳新县职教中心和其他中职学校;督办科室:市学生资助中心)

8.高等教育阶段。对贫困村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优先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财政全额贴息,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确保所有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大学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上学。(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市学生资助中心)

(三)提高贫困劳动力脱贫能力。

9.开展贫困生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政策宣传,鼓励和引导贫困地区初、高中毕业生到大中城市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并优先安排就业,实现就业脱贫。(责任单位:大冶市教育局、阳新县教育局、开发区教文卫局;督办科室:高成职教科)

10.扩大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积极争取国家面向贫困地区招生计划、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招生计划、省属院校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招生计划等优惠政策,充分保障贫困地区考生的权益,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责任单位:市教育考试院;督办科室:基础教育科、高成职教科)

11.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依托鄂东职教集团、大冶市职业技术学校、阳新县职教中心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重点招收年龄50周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主要从事农业林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在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农民学习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和制度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技能。(责任单位:鄂东职教集团、大冶市职业技术学校、阳新县职教中心;督办科室:高成职教科)

(四)全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12.建立各级教育结对帮扶关系。市教育局统筹安排黄石二中、黄石八中、沿湖路小学等19所省级示范学校与阳新县中小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名单附后);鄂东职教集团与阳新县建立职业教育结对帮扶关系;大冶市、阳新县和开发区教育部门要组织本地城区优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学校和幼儿园,乡镇中心学校和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和幼儿园,在市域内建立“市-县”、“县-乡”和“乡-村”三层结对帮扶关系。(责任单位:鄂东职教集团、各县(市)区教育局;督办科室:计财科、基础教育科、高成职教科)

13.建立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关系。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妇联、工会、少先队等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动员志愿者、义工和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关系,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大冶市、阳新县和开发区教育部门要统筹建立校长、教师“一对一”对口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责任单位:鄂东职教集团、各县(市)区教育局;督办科室:基础教育科、团委、高成职教科、教师管理科、工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制定本地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形成扶贫、发改、财政、人社、民政、卫生、团委、妇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地要加大对教育精准扶贫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优先安排支持贫困村发展,及时安排并拨付贫困村学校建设资金、贫困学生资助金等,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三)建立信息台账。各地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台账、贫困学生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贫困地区学校教师数据库等基础资料,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村、不漏一所学校、不漏一名教师、不漏一户贫困家庭、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四)加强舆论引导。各地要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微信、宣传画、宣传横幅、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生了解扶贫政策,掌握扶贫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五)强化监测考核。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列为市政府年终考核各县(市)区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实施季度督查、年度监测、年终考评的工作制度,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黄石市首批结对帮扶学校名单

附件

黄石市首批结对帮扶学校名单

一、职教学校结对帮扶

鄂东职教集团结对帮扶阳新县

二、普通高中结对帮扶

黄石二中结对帮扶阳新县实验中学

黄石三中结对帮扶阳新县高级中学

三、义务教育结对帮扶

1.黄石八中结对帮扶浮屠镇荻田中学

2.黄石十六中结对帮扶阳新县白杨中学

3.黄石实验中学结对帮扶阳新县五一学校

4.有色中学结对帮扶阳新县第三中学

5.广场路小学结对帮扶浮屠镇王志小学

6.中山小学结对帮扶枫林镇长圳小学

7.市府路小学结对帮扶洋港镇胡桥小学

8.武汉路小学结对帮扶韦源口镇金盆八一学校

9.沿湖路小学陶港镇中心小学

10.龚家巷小学结对帮扶王英镇希望小学

11.磁湖小学结对帮扶三溪镇幸福小学

12.湖滨路小学结对帮扶木港镇田畈小学

13.有色小学结对帮扶龙港镇八一小学

14.团城山实验学校结对帮扶白沙镇巢门小学

15.下陆小学结对帮扶富池镇丰山学校

16.白马山学校结对帮扶排市镇明德学校

17.铁山小学结对帮扶黄颡口镇太平小学

触碰右侧展开
川上优的AV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